2021 IJSO

我是一位學生,在 $2021$ 很有幸的參加了國中科奧 $\text{IJSO}$,以下大概就是我的心得:

       我在暑假的時候看到有科學奧林匹亞初選,想說可以考考看,沒想到就進了 $18$ 人的選訓營。選訓營有來自臺灣各地頂尖的選手,每個人都身懷絕技,除了我還在狀況外,有的人國二就學完微積分,有的人高一就寫完指考化學全部題目,有的人國三學一年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就上建科,還有人在選訓營手洗衣服。進去之後,看到大家都好強,我也決定要開始努力,結果第一堂課就難倒我了,要使用微量吸管配藥品,但我連微量吸管都沒看過,才發覺我見識淺薄,我看到其他組有一個偏活潑好動的同學,一下子就把藥配好了,我覺得真佩服。之後每天早上都有考試,考的是前一天上課的內容,我晚上到宿舍要好好複習,但是上課的內容多半是我沒看過的,所以也顯得有些吃力。我有兩個建科的同學也進選訓營了,他們整日暢談微積分跟高等物理之類的東西,我只能在旁邊寫我的暑假作業,偶爾問問他們題目怎麼算。我們除了做實驗,也會上理論課,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化學在教酸鹼的計算,可是我連 $K_a,K_b$ 都沒聽過,所以我只好問同學,把它搞懂。在休息的時間,我們會吃便當,便當裡,有菜、有肉,提供我們充足的營養。選訓營到了尾聲,有數學的檢定,還有物理化學生物最後的實驗和理論的考試,我盡力把那些題目都做完了,但我感覺沒有考得很好,因為有些實驗我覺得時間很緊迫。考完出來,大家都在討論剛剛的題目,上次那一位偏好動的同學說:「我有信心可以一百分!」天啊,我果然遇到怪物級別的同學了,而且聽說他除了科學的理論跟實驗很強以外,也很會彈鋼琴。在接下來的幾個禮拜,是等待成績公布的時間同時也要開學了。進入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使我忐忑不安,同時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當國手的焦慮,使我每天都非常緊張,而人一緊張就會發抖,我抖得特別厲害,還記得那一天同學跟我說這棟大樓一天有 $25$ 小時都在搖晃,問我有沒有頭緒,我怎麼會知道?就在兩三個禮拜後,錄取結果終於公布了,我竟然錄取科學奧林匹亞的國手了,這幾個禮拜的努力終於值得了。

       同樣錄取有臺中一中的戎慶一、臺南一中的張丞漢、臺南一中的林軒名、高雄中學的許孟哲跟建興國中的蔡依珊,每個人都很厲害。慶一在班上的學科表現比同儕優秀許多,在化學方面特別突出;丞漢在班上也特別厲害,還是校內化學的佼佼者;軒名原來就是那個偏過動的學生,他小小年紀就是南一中科學班的榜首,生物特別厲害,而且他的鋼琴好到在 $\text{Youtube}$ 上搜尋他的名字都能直接看到影片;孟哲是雄科裡怪物級別的存在,不只科學方面厲害,數學也是頂尖的,不只數奧初選滿分通過,還是數學全國賽的二等獎;依珊是六個人裡最小的,而且是唯一的國三,不只對生活裡的化學展現濃厚的興趣,還對科展方面有獨到的見解。我們六個人因為選上了國手,每個禮拜六日都要到師大參加週末營,在週末營不只要學習理論的東西,也有很多實驗要做,真的使我獲益良多。在這麼多週末裡,我學到了很多我原本不知道的知識,學到了很多實驗技巧,也交到了很多朋友。因為我是六個人裡最安靜的那個,所以每次遇到大家都很少說話,幸好軒名一看到同學就會講話講個不停,引得大家都哄笑起來,教師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在經過了好幾十天的淬鍊,我已經不是之前那個陳柏凱了,我是現在的陳柏凱。

       我們實驗也分好組了,我與張丞漢和許孟哲一組,我是做生物的,另一組做生物的是林軒名,我的壓力其實很大,因為林軒名是臺南生物學科能力競賽的第二名,在全國賽也獲得佳績,而我根本不是生物專業的,我只是物理化學生物裡生物的實驗勉強還可以,幸好在校內練習,有一個超厲害的學長來指導我,讓我實驗有些許進步。比賽的前幾週,我們有賽前營,主要是針對比賽方面再加強,在剛開始有一個實驗的測驗,我的生物主要有三個部分,有雞翅解剖、蚯蚓解剖跟大麥蟲解剖,我根本沒有解剖過這三樣東西,雞翅我只好像剝肉一樣慢慢剝,那個氣味,真的是很耐人尋味,實在無法忍耐,而且骨頭的位置我其實也不是很了解,再來是蚯蚓,我用刀子一劃開,就有一大堆沙子流出來,器官的位置看的不是很清楚,最後是大麥蟲,我以為不用解剖,是實驗完林軒名跟我說:「你沒有解剖,你怎麼這樣?」我才恍然大悟。最後我 $60$ 幾分,林軒名 $70$ 幾分。

       賽前營期間我們有去北一女中做實驗,我們做了光學、磁煞車,令我印象特別深刻。在比賽前,我特別緊張,趕緊把高中生物看過一遍,還是很緊張,所以考古題從 $2010\sim 2019$ 都寫了一遍,但是我錯有點多,所以又更緊張了,真是太無情了,考古題。這些大概就是選手培訓的內容了,我們除了學習以外,也有運動跟玩桌遊,還記得有一次我丟躲避球,砸到林軒名的腿,他痛得哇哇大叫,差點快哭了,幸好沒什麼事。我們也有為文化之夜準備表演,但是最後很可惜沒有表演到。

       今年的國際國中科學奧林匹亞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主辦的,但很遺憾的是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只能在線上比,無法體驗到親自搭飛機到國外,到各個景點參訪還有住飯店的樂趣,不過值得高興的是,我們在臺灣可以住在師大會館,還可以吃到早午晚餐。在比賽開始前一兩天,我們就先到師大了,到了房間,我在準備我的生物,張丞漢則在把握最後可以用手機的時間跟女生聊天,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去便利商店買宵夜。到了隔天,要舉行開幕式了,我們拿到一袋來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東西,裡面有 $\text{IJSO}$ 的衣服、帽子還有保溫杯。我們穿好西裝後就坐著看線上轉播的開幕式了,我們揮手跟宣示的影片有被播出來,開幕式完我們有一張合照,六個人裡面只有我沒有笑得跟孩子一樣,可能因為我比較靦腆吧。之後我們的手機就被收起來了,不過我們可以睡覺跟玩桌遊。

       隔天要考的是選擇題,早上起來買完早餐我就開始緊張了,因為聽說選擇題最多只能錯一、兩題,可是我寫的考古題最多有錯到七題這麼多,在考試之前,我又看了一下考古題,到了十二點,就要考試了。這次考試有架設攝影機,而且跟 $\text{UAE}$ 遠端連線,我們拿到了兩份考卷,一份是英文的,一份是中文翻譯過的,題目依序是物理、化學、生物,我小心翼翼的把它寫完,寫完的時候大概還剩一小時多,所以我又檢查了幾遍。考完選擇,我很擔心自己有錯,我跟其他人討論自己寫的答案,發現我至少有錯兩題,一題是化學的偶極矩,一題是生物的基因漂流。之後我們有點心吃,我們可以吃雞排跟喝珍珠奶茶,晚上我們在玩 $\text{UNO}$,而且輸的人要做伏地挺身,張丞漢已經累積了一百多下,不知道什麼時候要做。

       我們隔天是空著的,所以要線上參訪,我們可以參訪阿布達比跟杜拜的景點,我去了一些博物館跟拜訪了哈里發塔,在師大竟然能體驗 $\text{UAE}$ 的景點,我真的是非常開心,從電腦螢幕映照出來的畫面就跟真實的一樣。休息完之後,隔天要考的是理論,理論題不只要寫答案,而且還要有過程,物理化學生物各有兩個大題,物理其中一題是問一艘船上最多可以載幾人,原來用槓桿原理就可以解出來了,下次我去搭船的時候也可以試試看。化學有一題則是在問說有一個藍綠色的礦物經過一些反應,會變成不同顏色的不同東西,答案好像是銅,但是我寫成鉻了,而且那題占了好多分,真是嚇了我一跳。生物有一題在問產率,只是我們六個人的答案寫的好像都不太相同。之後我們用撲克牌玩減紅點,還有玩 $\text{UNO}$,張丞漢一直輸,但是他都沒有兌現要伏地挺身的承諾。

       兩天後要考實驗了,我負責的是生物,張丞漢是化學,許孟哲是物理,我們實驗桌前面的小桌子上面有點心,我問老師說這些是餓了就可以拿嗎,老師說:「拿,都拿。」我的生物實驗有看血型的還有看染色體的,血型的是要拿某種假裝是抗 $A$ 或是抗 $B$ 血清的藥劑,去滴假裝是血液樣本的東西,如果有沉澱就代表它凝集了,就可藉此判斷是 $O$ 型、$A$ 型、$B$ 型或 $AB$ 型,之後還有一些問題是在問可不可以藉由雙親跟寶寶的血型去判斷寶寶的父母是誰。第二部分它給你了一張染色體圖,你要把所有染色體都剪下來,按照長度還有染色體中節位置重新排好貼在答案卷上,它有 $47$ 條染色體,所以代表有一條是不正常的,你要自己判斷要貼在哪裡,它說是不正常「性染色體」,結果我看成不正常性「染色體」,所以我就把多的那條貼在體染色體上了,真是魔鬼藏在細節裡,所以如果要我為這一題取一個名字的話,我會叫他「魔鬼中節者」。物理的部分好像跟光有關,過程中需要抽取甘油,甘油真的很難抽,需要花超大力氣的,而且好像有藥品不太夠,許孟哲在最後一秒才把圖表畫完。化學則是在滴定東西,聽說跟 $\text{UAE}$ 的糖漿有關,我有幫張丞漢配一瓶溶液,真的是很不容易,而且聽說藥品的濃度有出差錯。

       全部都考完之後,我如釋重負,最後就只剩等待結果了,我們在吃完晚飯後,有視訊聽別人分享東西,在分享完之後,主持人要各個國家的人打招呼,我們全部人都在揮手,主持人還說:「$\text{Keep waving!}$」隔天我們到晶華酒店,跟教授還有老師們吃東西,吃完我們到了 $101$,我才發現 $101$ 真的好高,拍完照我跟其中兩個人回到宿舍了,剩下三個人到西門町走走。

       隔天晚上就要公布成績了,我們看著投影幕,很緊張的聽著銅牌、銀牌跟金牌的名單,只見銅牌沒有說到臺灣的人,銀牌也沒有,到了金牌,我們六個人竟然都拿到了,而且還是全部國家的第一名,我真的是非常開心,因為我在國一的時候,認為科學奧林匹亞是要懂很多東西的人才能參加,而且校內初選都沒過,國二雖然過校內初選了,但是初選的題目都不會寫,國三懵懵懂懂的進了選訓營,當了國手,又拿到金牌,這種事情是我以前完全沒想過的。聽說林軒名拿了 $\text{overall}$,很光榮的說:「我是 $OOO!$」$OOO$ 真的很厲害,相信他也是非常努力才拿到 $OOO$ 的。隔天打包完行李,我就與大家告別了。

       這次奧林匹亞在臺灣比,文化之夜很可惜沒有表演到,不然我們有準備要唱一首歌,除此之外,我們吃的東西算滿不錯的,有好吃的便當跟披薩,林軒名跟張丞漢還會說:「外賣,怎麼吃呢,我們今天來吃外賣。今天吃什麼外賣呢?咖哩拌飯,咖哩拌飯 。」逗得大家呵呵大笑,不知道是誰教他們這些東西的。在比完賽後,我們拿回手機和電腦,張丞漢跟其他學校的女生聊天,有南女的,也有竹南的,我則在旁邊寫程式。經過了這幾個月的訓練跟相處,我真是獲益良多,希望之後能繼續精進自己,我也要感謝父母、教授們跟每個幫助與教導我的老師,因為有他們,我才能拿到想都沒想過的金牌。

留言

熱門文章